风信子,为风信子科风信子属中的多年生草本植物,具鳞茎。 原来属于百合科,现在已被提升为新的风信子科的模式属,而风信子也从原来的百合目改到新成立的天门冬目中。风信子原产于地中海和南非,学名得自希腊神话中受太阳神阿波罗宠眷、并被其所掷铁饼误伤而死的美少年雅辛托斯(Hyacinthus)。风信子的花色彩丰富,引人入胜。特别一到春节,红、蓝、白、紫、黄、粉红色的风信子,芳香阵阵,充满节日欢乐气氛。
荷兰是风信子的主要生产地,在十八世纪风信子的栽种非常流行,在当时有纪录的品种已经超过二千个以上。1596年英国已将风信子用于庭园栽培。18世纪开始在欧洲已广泛栽培,并已进行育种。至今,荷兰、法国、英国和德国将风信子的生产推向产业化。其中荷兰生产量最大,并畅销世界各地。
1995年风信子盆花的产值为1220万美元,列荷兰盆花生产的第十九位。荷兰的菲托(Phytonova)公司是风信子育种、生产和贸易的主要基地。至今,风信子已在世界各地广泛栽培,需求量逐年上升。中国栽培风信子始于19世纪末,主要在沿海的大城市,栽培不普遍。20世纪50年代开始,各地植物园和公园才有少量栽培,用于花坛观赏。直到80年代以后,风信子才在全国各地有较大的发展,广泛用于春季花卉展览和盆栽销售。至今,栽培风信子已开始进入家庭和公共场所的室内点缀和摆放,需求量逐年增加。但目前中国尚未能自行繁种,尚需从国外引进。
盆栽风信子对于风信子的栽培有两种方式:一是盆栽,选择排水好的疏松土壤,施足基肥,在10月份时将种头种入盆内,每小盆种1球,大盆种3~4球然后盖土,栽植深度5-8厘米,栽后要保持土壤湿润,同时要注意增施磷、钾肥。经过120天左右将可开花,开花前、后各施肥1次。6月植株枯萎后挖出鳞茎,晾干后贮藏于温度不超过28℃的室内。
风信子在开花后,如果鳞茎保存好的话,到第二年仍能开花,但花会矮小,花葶也萎缩,炸这主要是鳞茎已退化状。因此,风信子栽培以一年种植后再买新的鳞茎为好。